💡 刚刚体验过周末加班,紧接着又连续两天干到十点多下班。
我对“996”“大小周”一直都没什么害怕的感觉,甚至到如今亲身体验加班、熬夜后也没有改变,大概是因为本科期间本就过着“9127”的生活,现在的工作多少也算是有点意思,同事们人也很 nice,吃得好睡得好,自然要比学校滋润。
只是十点钟离开公司,回头看一眼灯火通明的写字楼时,多少有点感慨。
工作
单论工作来讲,由于组里业务是开发 LLM 基座,我所做的事情也基本上都围绕训练数据展开。每天的日常便是写 SQL 取数据,有时用 Spark/Ray 做点大规模的数据处理,时不时有 PM 提出看板的需求。
这份实习内容感觉并没有太过“Dirty”,虽然很多人会希望在工作中挑战更加高性能、高难度的场景,但是对于大数据领域小白的我来讲,能够亲身处理亿级便是很好地积累了,而且除了岗位很少的基础研发,大部分岗位还是要紧跟 PM 给出的业务需求,最终做的事情往往也就固定的几样。
话又说回来,大厂的基础设施非常扎实,资源也相当充足,开发体验综合起来是很好的。过去自己折腾的各种集群、环境,公司的基架团队都做好了大量储备,几分钟时间就可以拉起一个千核的 Ray 集群。这样丝滑的体验,技术层面上于我来讲有很强的吸引力。
生活
上海这个 Base 吧,我还是很满意的。即便是现在,上海也没有过于湿冷,除了室内要常开空调外也没什么区别,北京早就雾霾伴着北风嗷嗷叫了;而与杭州深圳相比,上海更生活化一些,至少杨浦这边有大学生、老头老太太和年轻的社畜,也算是比较多样。
曾经我觉得上海和杭州两座城市,无脑选择杭州就好,但如今在两个地方都久居过一段时间才发现上海作为“魔都”在文娱、工作机会、社会环境上大概要比杭州好不少,杭现在依旧更像是一座“打工之都”,只是环境比深圳好一些而已。
WLB
到岗一个多月的时间里,我体验了 1165 闲的发慌、10107 忙的要死和公费出差三种生活,也算是相当充实。
单论宇宙场来说,总体上还是以产出为主,没有打卡限制、公式要求或作息要求,我还是很喜欢的——我把事情做好就够了,有自己的事情自行安排对接就好。与严格的作息时间、强制坐班比起来,我宁愿多工作些时间换取睡个懒觉、早走约会或者晚上聚餐的自由。
结
职业发展的内容实在不好讨论,因为这段实习,我对云原生环境下一些计算引擎的研发、湖仓一体和相关的数据建设兴趣更大了些,等到空下来之后大概会研究研究。
至于未来,上海可能会超过杭州成为定居的首选吧,新江湾这里我还是很喜欢的。